Copy
保育基金大自然感覺
中華穿山甲的悲鳴
中華穿山甲主要棲息於亞洲的原始及次生熱帶雨林、竹林、草原及農地。 牠們是名副其實的森林衛士,主要以白蟻和螞蟻為食。因為有了穿山甲,眾多樹木才可以免受白蟻之害。 然而,作為人類的好幫手,穿山甲不但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反而卻被某些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捕殺,淪為「盤中餐」。 本月初,中國廣東省江門市查獲及起出一宗穿山甲的巨大走私案,涉案走私船共裝有冷凍的穿山甲414箱,被剝去鱗片的穿山甲蜷縮著被放在箱中,合共2,674隻。這是近幾年來中國海關查獲的最大宗穿山甲走私案,數量之多實在令人觸目驚心。

事實上,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 然而,由於穿山甲的鱗片可以用作傳統藥材,部分地區的居民更認為吃穿山甲能強身健體,所以牠們更易成為非法分子大肆捕殺的目標。 近年來,穿山甲的數量快速減少,甚至因過度捕殺而在中國滅絕。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華穿山甲的保育狀況已從2008年的「瀕危」變為至2014年的「極度瀕危」,為人類敲響警鐘。
極度瀕危的中華穿山甲被野放到巴克塔普爾的自然保護區。
尼泊爾當地中華穿山甲森林保護區的海報。
在2014-2015年度,保育基金資助了尼泊爾農村發展與環境保護局(Nepal R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uncil)的Prativa Kaspal女士進行「尼泊爾中部中華穿山甲社區保育項目」。 她的研究報告顯示,當地的中華穿山甲主要面臨森林火災、濫砍濫伐、過度放牧、公路建設及村民捕獵等威脅。同時,研究人員亦特別撰寫調查問卷並邀請當地狩獵者、傳統醫療師、原住民及其他持份者合共100人參與訪問。 當中只有6%的人知道中華穿山甲在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而38%的人則表示完全不知,更有56%的採訪對象認為中華穿山甲對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在尼泊爾進行相關的社區保育工作確實迫在眉睫。有鑑於此,保育基金在2015-2016年度再次跟進並繼續資助Prativa Kaspal女士,推行名為「尼泊爾新圖巴爾恰克地區的中華穿山甲貿易教育及社區監察」的新項目。

其實保護穿山甲不但需要保育團體大力推動,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攜手參與,從日常生活做起,例如拒絕購買珍稀野生動物製品及食用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如發現非法貿易個案及時向相關執法部門舉報等。 雖然人類身處食物鏈的最頂端,但絕不能因此任意妄為,更不可以因一己私欲隨意捕殺受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

同時,大自然生物彼此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濫捕濫殺某一種生物必定會導致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 以穿山甲為例,如果沒有牠們守護森林,樹木便容易受到白蟻侵害,森林面積亦會相應減少,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便接踵而來,最終受影響的是人類自身。讓我們一起珍愛自然,保護動物,因為保護牠們就等於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é¦™æ¸¯ç”Ÿç‰©å¤šæ¨£æ€§åŒæ¨‚æ—¥2015 
 
為了提高市民對本地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及興趣,保育基金連同環境局和漁護署與本地大學、民間組織及綠色團體聯合舉辦了第一屆《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5 -「愛.識自然」》。 ç‚ºæœŸä¸‰å€‹æœˆçš„「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5」提供逾120項節目和活動,包括特備活動、展覽及講座、工作坊及自然之旅,以及比賽及義工計劃合共四大系列,適合一家大小及個別人士參與。 整個活動在本月15日於九龍公園舉行的《香港生物多樣性同樂日》中圓滿落下帷幕。

保育基金於同樂日當天設有活動攤位,準備了別出心裁的『邂「鱟」▪ 生態巨塔』遊戲,巧妙將「層層疊」遊戲與生物多樣性的理念結合。 攤位同時還設有特色小道具,與公眾分享如何辨別雌雄馬蹄蟹。 眾多熱愛自然的保育人士積極參與,場面熱鬧。 大家學習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知識之餘,並將保育理念帶回社區,與人分享。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太平紳士亦有蒞臨我們的攤位,一起參與「層層疊」遊戲。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與保育基金的工作人員及義工合影。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頒授紀念品予保育基金副總監黃麗媚,以示感謝。
除了各式活動攤位,大會當天亦舉辦有關親子走進自然及文化傳遞的公眾講座、以保育為主題的戲劇和玩偶表演,以及觀鳥和樹木導賞團。同樂日一連串的豐富活動,有助提升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和興趣,奠定重要基礎。
 é‚‚「鱟」中環 
由保育基金和香港城市大學合辦的「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是本地馬蹄蟹保育的標誌性工作,今年已踏入第七年。 香港置地公司於本月17日正式宣布支持該計劃,在中環交易廣場中央大廳舉行隆重的啟動禮,並於11月17日至27日期間舉辦名為「活化石」的展覽,詳細介紹馬蹄蟹的身體結構和習性、相關的保育工作與生態問題,以及科研和醫療價值。 該展覽讓大眾近距離認識這種四億七千五百萬年前的古老生物馬蹄蟹。
主禮嘉賓香港置地周明祖先生及保育基金曾立基先生與學生代表合照。
保育基金社區教育助理經理張可怡小姐介紹是次展品。
在啟動禮上,保育基金及置地公司的代表,與參與「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的學生們歡聚一堂。 大家紛紛表示,希望藉著計劃帶出保護馬蹄蟹、本地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棲息地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全港市民的保育意識。
「基金之友」中華白海豚生態考察活動花絮 
「基金之友」於11月22日早上一行四十多人乘船出海觀賞中華白海豚。我們的船駛出了東涌、大澳外的海域後,終於看見了一個粉紅色的身影在遠處跳躍。 隨後,我們陸續看到其他中華白海豚在四周的水域暢泳,有的甚至一躍而起,再用背部拍向水面,非常活躍!

雖然我們只是遠遠地觀賞,但看見牠們這樣生氣勃勃便已心滿意足了。其實保護中華白海豚可以從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大家到海邊遊玩或進行水上活動時,特別是在珊瑚區附近,應盡量避免在船上使用洗頭水、淋浴露和太陽油,以免未經處理的化學物直接流入海洋污染環境。衷心感謝各位「基金之友」支持我們的保育工作。

【活動預告:2016年1月24日將舉辦「南生圍觀鳥生態導賞團」。按此瀏覽活動詳情,報名從速!】
 ä¸€åˆ†ä¸€æ¯«åŠ©ä¿è‚²  
保育基金的每一份子都致力將保育的信息傳得更遠,而我們的主席陳晴女士亦會每週在都市日報中的專欄裡,為一眾有口難言的野生動物朋友發聲,有關上期故事可參閱保育基金網頁。

您的捐款大大推動野生動物保育工作,請加入「基金之友」(下載申請表),讓我們幫助更多的物種,資助更多有關保育的研究,一同攜手共建美好明天!
瀏覽我們 YouTube 短片
加入我們 Facebook 專頁
分享此電郵
©2015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留所有權利。
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我們的電子郵件,請發送電郵到opcf@oceanpark.com.hk或點擊這裡。

地址:
香港 香港仔 海洋公園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