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約有4,800 多種蛙類,但根據聯合國5月份最新發布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超過 40% 的兩棲動物物種都受著嚴峻的威脅。如果人類再不立即展開保育工作,牠們面臨絕種的危機將至少增加 20%。究竟此數據與我們何干呢?為何保育蛙類這麼重要呢? 其實,蛙類的存在是生態系統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由於牠們是可於陸地及水上生活的兩棲類,並且具有非常敏感的皮膚,因此牠們對周圍的環境非常敏銳。當蛙的數量急速下降時,亦意味著牠們無法適應當前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同時反映生態環境已響起警號。除了污染、棲息地流失和氣候變化外,因寵物和食品貿易所造成的過度捕獵也是導致其絕種的另一主要威脅。 為了幫助這些物種,保育基金資助了一項由胡軍華教授帶領的棘腹蛙(Rana boulengeri)研究。棘腹蛙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而研究則主要針對氣候變化對此物種棲息地的連通性與形態性狀的影響,希望藉以提供更有效的保育建議。